Monday, March 20, 2006

輔導理念與精神

多年來的輔導經驗,是幫助自己成長與學習待人處世的最大收穫,也讓我瞭解人性的多相面及人生百態;從個案的處理過程,讓我看到每個個案不同的家庭結構變化和心路歷程的關係,個案面臨的問題包括學習適應、感情困擾、價值澄清、生涯規劃、師生衝突及親子關係等,讓我體會人生活著會生生不息,有延續性,是因爲人活著本來就存在許多問題、衝突和煩惱。因此個案問題發生原本是平常事,輔導工作只是仲介歷程,是溝通管道、是讓個案沈澱紊亂及冷靜重新思考的空間。由于此種理念讓自己覺得輔導的結果不是最重要的,而重要的是在輔導的過程,事的問題是否審慎處理?人的情緒是否被照顧?至于問題是否解决則由個案去面對和承擔。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。因此,輔導的精神在協助個人發揮潜能,獨立自主,自我抉擇及適應生活。
其實,我常會發現許多輔導人員會因個案問題與輔導工作而陷入漩渦中,反而因個案情緒及問題變化而在生活與情緒受影響,當一個人陷入泥沼中正等人救援時,救援者不可跟著跳入泥沼,否則,雙雙沈陷,于事無補,反而突增困擾。輔導人員處理個案問題,宜將事件與個案個人情緒厘清;針對事件輔導時,宜從促進問題解决歷程去思考;就個案本人的心理輔導,輔導員讓個案覺得被接納,且讓雙方建立信任與合作的關係,促使個案有意願與動力想改變或面對問題、解决困難;至于輔導的成效,則由個案及時間來考驗。輔導工作非萬能,但也非不可能;一個人的人格是式受家庭、社會與個人特質的交互影響,因此短暫的輔導過程豈能一下就改變個人長期已塑造的行爲模式?不過,人是會思考會反省的,當個人有足够時間與空間去思考,經由輔導過程被接納、被關懷,痛苦被宣泄時,人的自信會産生,挫折的經驗會促使個人價值澄清,甚至改變適應生活模式。
所以,輔導人員能以平常心輔導個案,放下一切得失,輔導工作是快樂的,是增進個人成長且有意義的工作。

多一點包容海闊天空


輔導生活化或專業化?







輔導重要性與有效性,則因需要與認知而判斷,輔導非萬能丹,不可能立即見效;但輔導也非一扶就倒。輔導就像一支協助人站立的柺杖,需要時,可以支助人防止跌倒。輔導像是生活中的小蠟燭,黑暗中,需要一盞小燭光引導,與人分享光明,避免在黑暗中迷失自己。輔導也像是放風箏的人,讓風箏在天空自由遨翔,看到風箏欲飛越高,那種愉快心情,看到風箏掉下來或失去蹤影那種失望與焦急,這就是輔導生活化。當然如何協助跌倒人拿柺杖做支柱,如何在適時提供身在黑暗中的人一盞光,如何掌握自如風箏,輔導是在揭開人類良知與善良本性,靠輔導關係建立,這就輔導的專業知能。

自信與勇敢堅強


2003年在紐西蘭基督城參加世界輪椅運動會,在海上看到一隻單腳奇異鳥傲然佇立岩石上,不容許其他鳥的侵入他的領域,那種自信自強的態度 ,讓我藉此勉勵殘障選手,唯有自立自強,才能自在立足環境中。